請家長們在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,
用正確時間溝通,
不但增加孩子的練習機會,
也將數學更貼近生活中。
例如:
✋長針指到3要出門。
👍7點15分要出門。
—————-
課程中,
我們談到許多有趣的對話,
雖一度離題,但很快回到重點😄⋯⋯
Q:為什麼要有時鐘?訂定時間?
A:大家敏銳度都很高,一下子就聚焦在「彼此間比較好溝通」。
Q:那台灣的時間跟美國的一樣嗎?
A:「不一樣,像現在我們是白天,美國卻是晚上。」
Q:為什麼會不一樣?
A:「因為太陽沒照到美國」、「地球會自轉所以才不會同時照到台灣和美國」⋯⋯
👉總之,我們從數學認讀時間,談到了科學、天文、哲學⋯⋯自轉、公轉、地心引力、其他星球有沒有水、地球不是平的是彎的、飛上外太空不會被大氣層燒光嗎?
概念討論完,
習作評量寫完,
最後做概念歸納總整時,
出現了有亮光的討論:
「老師,為什麼時鐘上的數字只到12?不會有13、14⋯⋯?」A好奇問。
「這個問題很好,那你覺得鐘面上可以有哪些數字?」師被這問題點醒。
「寫1到24,因為一天有24小時。」B接著發表。大家一至認同,並興奮討論了起來。
「所以時針走一大格,代表多少時間?」師畫好鐘面問。
「1小時。」大家異口同聲。
「老師,那秒針怎麼辦?要怎麼轉?」C問。
「就一樣轉一圈是1分鐘。」D回。
「不對啊!應該是半圈,因為數字到24,數字12是一半。」B回。
「啊!我知道了,所以分針是走半圈代表1小時。」E回。
這段對話老師的功能是寫板書。
「老師,那世界上真的有這只時鐘嗎?」A問。
「那請大家回家查一查吧!」這話一出,大家紛紛私下表示自己的想法。
😄似乎這個討論太有趣了,滿有成就感,當校長來盛午餐時,寶貝們還主動介紹了大家發想的時鐘。
[補充]
當老師畫鐘面要定位時,學生知道24下面要對12,但邊是6,但左邊的沒推論出來。—-不能輕看二年級的思考能力啊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[老師課後備課]
👍真的有「24小時的時鐘」喔!好多不錯的設計,也與各位家長與寶貝先在這分享。
👉「24小時的時鐘」指針們到底怎麼走的?我還沒找到答案。
👉還發現掏寶上有賣「24小時時鐘的機芯」、「逆時針的機芯」⋯⋯待研究一下。😄
👉有人想過數字1-6的鐘面嗎?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