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

與導演有約:只有大海知道

[只有大海知道]

電影觀後討論:

原來,
許多寶貝沒有那麼明白故事內容。

於是,
我們先討論了開頭與結尾,
一樣是祖孫在採龍眼,
但互動有什麼不同?
目的有什麼不同?
說了哪些話?
他們分別的心境有什麼改變?

透過這兩段讓很多寶貝們概略明白了劇情內容。

接著,
我們討論祖孫衝突爭吵的情節及合好的方法,
也看見孫子愛阿嬤的行動:把最愛的肉絲給阿嬤吃。

突然,
有人回想到昨天全班看到訪談導演的節目,
「談到小男孩在演完這一段吵架內容後,
抱著導演哭了⋯⋯
覺得自己對長輩好兇,
不希望再要演爭吵的劇情。」
不知道這件事情觸動了哪些寶貝的心?
https://youtu.be/rpY9YrRX6dc


師:「你們從哪些地方看見阿嬤的愛?」

生:「買炒飯給孫子吃。」
生:「煮麵給孫子吃。」
生:「幫孫子熬夜趕工織丁字褲。」
生:「看比賽前告訴孫子要得第一名,是在幫他加油。」


「老師,為什麼主角最後想要吃芋頭而不是麵?」有寶貝提問。
我們一起討論,
最後聚焦在主角的心願意用愛來回應阿嬤,
不在只看自己沒有的事情,
好好珍惜與阿嬤的相處,
多加體貼阿嬤。

我們也討論「看見丁字褲傳統服裝」的眼光與反應,
還討論到可能因為氣候炎熱、方便下海游泳才會有這樣的服裝出現,
在南極應該不會想穿丁字褲吧!
說完全班都笑翻了。

還有寶貝相當困惑問:
「為什麼主角可以在海中眼睛睜開?不會痛嗎?」
有人搶著回答:
「胎兒不都是在羊水中眼睛張開嗎?」
也有說:
「海水是鹹的,眼淚也是鹹的剛好很契合。」


最後我問:
「這個家庭經濟上非常貧窮,但你們覺得他的心貧窮嗎?」

竟然很多寶貝回應,
他的心不貧窮,
因為有阿嬤愛他、
隨時可以去美麗的大海游泳、
有魚和芋頭可以吃、
學會很多事情像是摘龍眼、
會去海裡抓龍蝦、
放學後可以跟同學一起去海邊丟石頭⋯⋯

出乎預料的深度討論後,
不知道今天的學習單作業會寫下哪些內容呢?

由於討論太熱烈,
太有深度,
花費許多時間,
最後只剩下五分鐘把數學點、線、面、體的概念討論一下。😄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